重慶大足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張明:黨建引領 聚力成勢 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2024-04-18
來源:《中國民政》雜志2024年3月下刊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各級黨委和政府、社會各方面要切實做好與兒童事業發展有關的各項工作”,深刻闡明了新時代全面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職責使命和工作要求。重慶市大足區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未成年人保護的重要論述作為政治指引、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切實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深度融入基層治理體系建設,打響“足夠愛你”未保品牌,實施“千手護蕾”行動,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堅持黨建引領 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社會都要了解少年兒童、尊重少年兒童、關心少年兒童、服務少年兒童,為少年兒童提供良好社會環境。關愛保護未成年人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做好這一工作關鍵在于以黨建引領帶動全社會增強守“未”觀念,擔起“護蕾”責任,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未保工作新格局。
一是加強黨的領導。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必須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大足區委成立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關愛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與統籌協調,全面整合教育、衛生健康、民政以及司法機關、群團組織等單位的未成年人保護職能。建立專家顧問委員會和宣傳教育、預防矯治、環境及網絡治理、關愛幫扶專班小組,科學制定工作方案,健全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責任體系,定期分析研判當前未成年人保護形勢、難點問題、服務需求,推動措施更加精細、落實更加有力。
二是強化組織引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提出了未成年人的“六大保護”——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這表明未成年人保護不僅依靠家庭和學校,還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大足區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思想優勢、組織優勢,把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職責納入基層社會治理最小單元,組織在職黨員和醫護人員、教師、律師、兒童主任等力量下沉到網格、分散到樓棟、聯系到監護人,建立“美麗心靈”、“科妙啟智”等特色志愿服務隊伍,成立家庭教育講師團,優化配備學校法治副校長、心理健康指導員,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專業心理教育服務團隊,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各方聯動、專業支撐的未成年人保護合力,共同織密織牢未成年人關愛保護網絡。
三是建好服務陣地。充分利用現有閑置資源,全面加強未成年人保護服務陣地建設,提供宣教、學習、娛樂、互助、關愛等服務。按照“一站一品”模式,依托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陣地,標準化、規范化建成區鎮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村(社區)未保工作站以及心理輔導室,有效鏈接轄區內未成年人保護服務資源,不斷拓展服務功能,優化服務供給,著力提升未成年人保護實效。
突出精準精細 不斷探索完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現實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是我們最大的心愿”、“要重視青少年身心健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做好新時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要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不斷迭代升級未成年人保護的方法路徑,切實把總書記殷殷囑托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轉化為統籌發力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生動實踐。
一是細化摸底甄別。充分發揮村(社區)黨組織、小區黨委、樓棟黨小組、物業黨組織以及網格員作用,全面摸清區域未成年人總體情況,加強基礎數據比對分析,分類建立未成年人保護信息庫,繪制“關愛地圖”。針對不易了解其真實情況的未成年人群體,全覆蓋開展“房樹人”投射心理學篩查,選派“愛心媽媽”密切家校情感聯系,親近關心未成年人,及時掌握其身心狀況,實現“一人一檔”、動態更新。
二是深化風險評估。依托專業機構力量,圍繞防范監護風險、行為風險、生理風險、心理風險等方面,對重點關注群體進行全方位評估,實行“紅、橙、藍、綠”賦色管理,為分級分類精準制定關愛幫扶措施提供有力支撐。結合調查摸底和評估分析,加快推進“足夠愛你”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建設,健全“一套流程、四色服務”的困境兒童心理健康幫扶工作架構,完善城鄉留守兒童、流動兒童關愛保護和監護困境兒童分級分類救助保護、收養登記規范化管理等政策措施,推動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補貼自然增長等制度機制迭代升級。
三是優化關愛引導。以適應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規律和特點的方式做好關愛和引導,推動保護與糾偏有效融合。深化教育宣傳月活動,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確定宣傳主題,通過講座、沙龍、培訓、演練等形式,扎實開展防安全事故、防網絡沉迷、防電信詐騙、防霸凌侵害、防毒品侵害、防心理疾病等宣傳教育,不斷提升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識、法治意識和心理健康意識。聯合家庭、學校和社會力量,為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精準提供探訪、關愛等幫扶服務。為家庭教育缺失、情感缺失、娛樂功能缺失兒童提供“益童筑夢”社工關愛服務。充分發動黨員干部、“兩代表一委員”(指轄區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以及兒童主任等力量開展“千手護蕾”行動,全方位加強留守女童關愛幫扶工作。對于高風險未成年人群體,建立發現干預、反饋轉介、幫扶服務、評估追蹤機制,由專業心理機構、精神衛生中心等及時介入,通過加強精神治療和藥物干預康復治療、開展“足夠愛你”專項服務等活動,幫助其走出陰霾、擁抱陽光。此外,開通12355心理咨詢及未成年人保護服務熱線,鏈接保障資源,開展個案心理咨詢,推行情景療愈、游戲等特色服務,幫助受助群體走出心理困境、校正行為偏差。同步開展網絡環境整治、文化市場整治和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強化數字賦能 全面提升未成年人保護事件全周期處置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利用互聯網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優勢,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會態勢、暢通溝通渠道、輔助決策施政。以數字技術賦能未成年人保護,是有效預防和減少涉未成年人事件發生、提升處置效率的重要手段。要堅持以數字化思維和數字化方式推動工作體系重構、要素重組、流程再造,助力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提質增效。
一是構建中樞大腦。依托城市數字化運行中心、鎮街治理指揮中心,搭建未成年人保護智慧場景,暢通基層網格單元力量、鎮村及相關部門專用信息通道,完善信息上報、任務下達、動態跟蹤、辦結評估等功能,提升對涉未成年人事件的全面感知、精準分析、快速響應、協同聯動、高效處置能力。
二是強化全員感知。充分發揮基層網格“前哨”、“探頭”作用,建立重點關注群體定期報告和涉未成年人事件強制報告制度,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通過數字化平臺上報。結合“云號手”、“民呼我為”等數字化特色應用,發動廣大群眾通過掃一掃、隨手拍等方式及時向數字化平臺反映家校周邊、涉未成年人場所等存在的問題,推動實現人人參與、全面感知。
三是強化迅速響應。對上報的涉未成年人事件第一時間分析研判,按照“小事”網格員引導辦,“大事”村(社區)和志愿者共同辦,“難事”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協同辦的原則,線上發布動態任務,線下跟進推動落實,做到過程全留痕、信息可追溯,結果層層反饋,形成完整閉環。
四是強化制度建設。建立涉未成年人事件信息庫,根據事件類型進行分類管理,針對高發事件、典型事件等,及時分析研判,舉一反三健全制度機制,不斷提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全面筑牢未成年人保護屏障。
來源:《中國民政》雜志2024年3月下刊
作者:張明(重慶市大足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編輯:郭紫純